2021年9月15日,美國、英國和澳洲發布聯合聲明,宣告AUKUS的成立,並要幫助澳洲構建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而澳洲也因此終止與法國合作,將法國核動力潛艦改為傳統柴電動力潛艦建造商約,引發法國不滿,並召回駐澳等大使,以示抗議。
這樣令到法國一下子損失了價值500億澳元的軍火大單。而法國手頭上規劃好的合約、訂單與產能,如果有新買主能「接手」,被美國背棄一事自然消氣。美國在事後也安撫法國,希望修補關係。所以理論上美國有動機為法國及台灣牽線,促成台灣採購法國那批潛艦。
而在不久之後,曾任法國國防部長的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便率領參訪團,以「外交泡泡」專案訪台,期間並與政府高層、部會首長會晤。
由於台灣一直缺乏潛艦戰力,也沒有外國明確公開對台灣提供技術支援,而台灣的自製潛艦計劃目前還沒有讓公眾可見的明確成果,因此引起台灣一些人士的遐想,認為台灣有可能向法國採購原本向澳洲提供的12艘潛艦。所以外傳法國代表團會向台灣詢問售台潛艦技術一事。
在此背景下,近日出現三種說法。首先,立法院傳出,台灣方面似已備好提案,規畫在法國參訪團訪台期間,協商和爭取法方同意「海軍集團」(Naval Group)能夠「部分轉單」給台灣。
那台灣有沒有可能向法國採購該批潛艦呢?
以下分別分析台灣應不應該及可不可能向法國採購潛艦。
首先是應不應該。
2016年4月26日澳洲政府宣布由法國得標,自法國梭魚級核潛艦為基礎,專門為澳洲所量身打造修改設計短鰭梭魚級柴電動力潛艦,但在歷經五年多期程內,法方相關修改作業始終無法獲得澳洲海軍認可,主要就是柴電潛艦發電的電力,根本無法提供原本是核動力潛艦機體的需求。這是歷史上首次把核動力潛艦改為傳統柴電動力潛艦的技術,所以本身設計困難已經比較大。
核動力潛艦核子反應爐先經過熱交換器,產生高壓蒸氣帶動蒸氣渦輪發電機所能產生電能相當足夠,因此就可跳過將電瓶充電,再由電瓶帶動後續動力系統的環節,所以在正常狀況下是由蒸汽渦輪發電機所產生電能直接透過整流後,帶動主動力系統,並同時將電瓶充電,以便在蒸氣渦輪發電機故障時,改由電瓶帶動主動力系統。
但是,潛艦從核動力主推進系統改裝成為柴電動力系統後,原本核潛艦上的動力系統都是「吃電大戶」,而柴電潛艦所發的電量,根本無法提供其整體需求,因此整體設計就等於是重新設計全新的柴電潛艦,所以增加的成本非常多 。
所以台灣如果放棄自製潛艦,而轉為購買尚未正式製造,且未完成驗證的法國柴電潛艦,並不符合效益。
另外,柴電版梭魚級的設計排水量達4500噸,並不適合台灣操作潛艦的環境。台灣潛艦部隊的活動範圍應該是台灣周圍海域、台灣海峽及大陸的沿岸地區。這些海域除了台灣以東的太平洋外,水深都比較淺,並不適合大型潛艦活動。早前有觀點指台灣目前自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