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一代巡防艦,代號「震海計畫」的4500噸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籌獲進度落後,目前已計劃從明年度起,將「震海計畫」的245億餘元預算,改執行2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造艦案,且防空、反潛型各1艘,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輕型巡防艦的排水量為200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且將搭載增程型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預計防空型原型艦於2025年服役,反潛型則於2026年服役。
其實按道理來說,把「震海計畫」的經費直接轉用於兩艘輕型巡防艦的建造,是不符合程序公義的。適當的程序應該是取消原本的震海計劃,把撥款退還國庫,之後再重新建立輕型巡防艦的購案,再申請撥款。不過,由於目前大陸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大大增加,所以輿論及立法委員都體諒台灣軍方的做法。
這次輕型巡防艦的購案比較特別的是,這不是設計案,而是直接進入監造技術服務案。這是因為台灣海軍採用已經完成的成熟設計。海軍選定在2007年完成的光華五號二代二級艦計,該艦型已完成了正常的合約設計、細部設計等工作,並早已完成船體模型的各項測試,該船艦的設計圖產權完全是台灣的。只不過是當年因為預算問題,台灣海軍放棄採購。之後海巡署建造的2000噸巡防救難艦都是依此二代二級艦設計圖進行調整,目前依海軍作戰需求再強化部分船體結構,以及加上穩定翼等系統的修改調整,就可以直接進入輕型巡防艦建案程序,以及進行原型艦的招標發包程序。
這批輕型巡防艦對台灣有幾個必要性。第一是台灣的主力軍艦普遍老舊,特別是排水量約3075噸級的諾克斯級巡防艦,其高壓蒸汽鍋爐老舊危險且航速慢,急需替代新艦,這2000噸級的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反艦、反潛、防空能力都較諾克斯級提升很多,海上防衛戰力可以提升。
而且在可見將來,大陸軍艦會常態化在台灣周邊海域巡航,並多以水量1500噸的056型護衛艦及2400噸的053H3型護衛艦等輕型護衛艦為主要兵力,台灣急需多艘排水量差不多的艦艇去應對。
而新式巡防艦需要的人員編制較少,對缺少人力的台灣軍方來說也很有助益。1艘濟陽級巡防艦的官兵人數為267人,而1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則僅約85人左右,能節省大量人力。
台灣目前計劃建造兩艘輕型巡防艦,反潛型及防空型各一艘,計劃在2026年底前完成。輕型巡防艦主要的裝備是旋轉式3D相位陣列雷達,一門76mm艦炮、台灣自製的華陽垂直發射系統、增程形雄三反艦飛彈、Mk32魚雷發射管及方陣快炮等。具體配置會按反潛型還是防空型而不同。不過,這個排水量的軍艦說是有防空型是十分勉強,配備的海劍二防空飛彈射程只有30公里,按今天的標準來看只是點防空飛彈,只能保護自己,不能做到區域防空。而且雖然目前還未有資料確定海劍二的配備數量,但以2500噸的排水量,最多應該只能夠配備約20枚飛彈,並不足以為友軍提供防空保護。
而在反潛型方面,則可以有很大的貢獻。輕型巡防艦數量較多,而且噸位較少,機動靈活,非常適合在台灣近岸執行反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