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DS自製潛艦的無奈之舉?

杜礎圻 Tony
Dec 24, 2020

採購潛艦這幾十年來都是台灣海軍的頭等大事。從1988年海虎號成軍以來,台灣已經三十多年沒有新潛艦服役。在2000年時曾有望從美國採購8艘柴電潛艇的機會,但最後因各種原因而沒有下聞。在外購潛艦一直不得要領,在可見的將來只會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台灣展開「潛艦國造」的計劃。

二戰以來,幾乎全部原本沒有建造潛艦的國家想自製潛艦時都得到有經驗的國家幫助,最初都是先建造外國授權生產的型號。中國大陸的潛艦工業始於1950年代前蘇聯提供633型(羅密歐級)潛艦的設計圖及建造設備。南韓也是從獲德國授權生產209型潛艦並引進生產設備開始。

台灣自製潛艦開始建造。

但台灣在受打壓的國際環境下,非但不能得到外國授權生產,連進口建造設備也不容易。近乎唯一會出售武器給台灣的國家美國,自己又不建造柴電潛艇,沒有現成的型號可供給台灣。那台灣唯有開始艱難的自製潛艦之路。

鑑於台灣一直未能採購柴電潛艦,在馬英九執政後期展開「潛艦國造」計劃,於2015年開始「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招標。自蔡英文於2016年上台執政後,更大力推動「潛艦國造」計劃,並命名為「自製防禦潛艇」。恰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內大力打壓中國大陸,美台軍事關係升溫,美國容許廠商在關鍵技術方面協助台灣。這令到台灣自製潛艦計劃的可行性大幅增加。

即管如此,台灣的自製潛艦計劃從開始至今都被受質疑,特別是由於事關機密,非常不透明,造成外界更多疑慮。對台灣自製潛艦的質疑主要在兩方面:

第一是應否配備絕氣推進系統。絕氣推進系統是現代柴電潛艦的必要裝備。絕氣推進系統可以延長柴電潛艦在水下的時間。所以,現代的柴電潛艦都應該配備絕氣推進系統,根本不存在不需要絕氣推進系統的情況。所謂的不需要,其實只是要不到。

現今的絕氣推進系統分為五大種類,分別是史特林主機、燃料電池、密閉式循環系統、密閉式循環蒸氣鍋輪機及最新式的鋰電池。由於掌握以上技術的國家都不是美國,要向外採購得相關技術並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自力研發更加沒有可能。所以才會有第一艘自製潛艦不配備絕氣推進系統的決定。因為採用不同型式的絕氣推進系統會影響到細部設計。即是說如果不能決定用哪種絕氣推進系統就不能進行細部設計。如果台灣要等到確定能裝備哪種絕氣推進系統才進行潛艦細部設計,那就太晚了。所以,台灣只可以在第一艘自製潛艦上直接不採用絕氣推進系統,以確保進度。

另外,如果要自製絕氣推進系統,台灣應該研發哪一款呢?台灣其實應該發展鋰電池,因為鋰電不僅是現在最新的潛艦絕氣推進技術,而且現在風行的電動車也是用鋰電,在蓬勃的產業發展之下,台灣要研發到相關技術,應用在潛艦身上,是相對容易的。

--

--

杜礎圻 Tony
杜礎圻 Tony

Written by 杜礎圻 Tony

把研究軍事、國際關係及歷史視為終生興趣及目標。希望以自己的知識及見解貢獻世界。